猕猴桃故事

36年山东猕猴桃老专家对猕猴桃黄化病的看法与建议

  来源:   作者:
浅析猕猴桃黄化溃疡冻害之我见
猕猴桃,原生长在大山里。而大山里气温无论是冬天,还是夏天,都要比平原要低数度。下雪之后,天一放晴,冰雪消融,但雪总是从北向南逐步融化,但无一次从南向北融化,就是因为山上气温总是比平原气温低的缘故。酷暑炎夏,避暑总是去山上。有一句话叫隔山十里阴,就是描述山里气温,任何时候都比平原低的自然现象。而山里猕猴桃,在平原猕猴桃受冻最严重的年份,也没见山里猕猴桃冻了。那山上山下猕猴桃,同根同源,为什么在低温反常年份,受冻害的总是平原猕猴桃?气温低的山上没冻,气温高的山下冻了。况且山上猕猴桃既无人施肥、打药,又无人灌溉,山下的猕猴桃,隔三差五地施肥、打药,又浇水,却黄化、溃疡、冻害时有发生,这显然不是温度问题,哪又是什么问题呢?这就要从山上山下猕猴桃生长的土壤和生长过程差异来分析。

首先,从猕猴桃根的三大特点来分析:一、猕猴桃根穿透能力极差,平原土壤没有山上土壤苏松,遇到耕作层以下死土,死也不下去生长,有图为例。

二、猕猴桃根需要呼吸,通常,平原土壤比不上山里土壤透气性好。总是较板结,严重者,镐都扎不下去。猕猴桃根很难得到正常呼吸。故平原猕猴桃,时常有个别弱树,长着长着就窒息而亡。猕猴桃根的此特性,可以将盆栽的极旺盛猕猴桃树,泡在水里,不用十天,就会窒息死去。路过周至黑河桥的人,都可以看见,柳树就在水里安然无恙地生长着。所以,猕猴桃根需要呼吸,是猕猴桃根的特性。新西兰人,顺应其根需要呼吸透气的特性,仿照山里猕猴桃生长土壤,将自制的廉价的有机肥往地里铺。以视频为例。

三、猕猴桃根类似庄稼蔬菜的根,是肉质根,极不耐酸碱,施用化学肥料,无论是多了,还是距离猕猴桃根近了,都会伤害到树。真对这一点,得出结论,猕猴桃只有大量施用充分熟化的农家肥,或用农家肥加工的商品肥,既可以增加土壤苏松透气性,又不存在施用过多烧根的问题,又可以优质高产。
种植的猕猴桃,不仅有土壤问题,导致树的黄化、溃疡及冻害,还存在种植过程中,过度使用膨大剂,过度负荷,生殖生长大于营养生长,使树体八九月积累面气不足,黄化、溃疡、冻害,就成必然。至于缺墒不浇,用这药防冻,用那药防病,都是隔靴搔痒。
缺墒不浇,怎么能积累充足的面气正常生长和抗病抗冻?安全越冬?
仅供参考!欢迎批评指正!如有打扰,敬请谅解!
           一一杨幸福

文章转自微信朋友圈,如有侵权我们第一时间删除


发表日期:2018-11-04  浏览次数:585

© Copyright 2018  桃韵初恋  版权所有 手机:15065882380